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诊断标准: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共识

发布日期:
2020-02-25
作者:

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李康之 刘博(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 顾平,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杨旭(审校)

出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63-7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前庭疾病国际分类中归类为慢性功能性前庭疾病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诊断标准,提示我们进行诊断时应注意:(1)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三个核心症状的理解。其中一个或多个症状在直立姿势、主动/被动运动、暴露于移动视觉刺激或复杂视觉环境中时加重,是与急性触发事件的慢性后遗症、发作性触发事件的反复发作、慢性触发事件的持续性症状、其他可导致持续性头晕/不稳的慢性前庭综合征、其他内科或精神心理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鉴别的核心要点。(2)触发事件的追诊很重要。主要包括外周或中枢前庭疾病、内科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等。当触发事件为急性或者发作性疾病(如BPPV、VM、惊恐发作)时易诊断,当触发事件为慢性外周前庭病或小脑退行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广泛性焦虑等疾病时,常需要随访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3)PPPD既可以单独诊断,也可以与其他疾病共病诊断,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测的异常并不能除外PPPD,有时需要随诊诊断。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