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发布日期:
2016-04-30
作者:

全国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出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4):243-246.
摘要:

窒息缺氧胎盘血流阻断时为保证心脑供血会导致心输出量重新分布而引起其他脏器的损害,窒息持续加重时形成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 ≤ 7),并导致心脑损害。窒息酸中毒引起新生儿主动脉舒张压下降,促使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脏灌注及全身灌注不足,不仅心脏缺血缺氧加重,还进一步累及各器官的灌注压而发生损害。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多中心研究,更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常规或指南。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资助下,全国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协作组(简称协作组)成立,提出结合Apgar 评分和出生时脐动脉血pH 诊断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标准,并根据此标准进行了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该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较全面,且更深入,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现对该诊断标准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实施。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16-05-19上传
编者信息
全国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