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2012年版) (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制定)
吉林省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骨的重建伴随人一生。骨重建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同完成的旧骨退化,等量新骨取代的骨组织更新过程,在骨重建过程中,许多激素和细胞、体液因子以及细胞代谢产物影响骨的重建。通过促进或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发育,提高或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对骨重建起加速或延迟作用。
目前可通过生物化学检测技术获得的骨代谢指标可分为骨代谢调节激素,细胞与体液因子,骨吸收、骨形成标志物。
骨代谢指标虽不能作为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但通过检测血、尿中骨代谢指标水平,可以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外骨代谢指标应用及研究进展迅速,而国内本领域技术发展存在差距。笔者将日本《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2012年版)译成中文,旨在为骨质疏松专业的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帮助。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