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筛查和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检查的新指南

发布日期:
2013-12-01
作者:

山西医科大学 董丽娟,北京军区总医院 韩英

出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2):1177-1178.
摘要:

2012年7月美国多学科结直肠癌协作团队( USMSTF) 包括美国胃肠病协会(ACG) 、美国胃肠病学会( AGA) 和美国胃肠内镜学会( ASGE),更新了2006 年制定的关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肠镜随访监控间隔时间的共识意见2012年指南对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也给予了关注和解答。


1.何时终止结肠镜随访监控?


原则上,如果筛查风险大于益处时,筛查和肠镜随访监控均应终止。美国预防服务协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规定,85岁以上不宜筛查,因为筛查风险大于益处;MSTF没有规定绝对的年龄限制,但是建议应该依据个体化原则,在综合评估受检者受益、风险以及伴随疾病的前提下决定是否继续筛查,特别是对于没有结肠镜筛查指征的受检者尤为重要。


2.初次结肠镜检查时肠道准备不充分,何时重复结肠镜检查为宜?


肠道准备不充分影响肠镜观察,导致初次结肠镜检查过程中遗漏病变。目前结肠镜检查要求充分的肠道准备,其目标是能够检出>5mm的病变。新指南特别强调,已有证据表明:分次服用清肠剂的清肠效果更优,因此新指南强烈推荐。如果肠道准备不充分,MSTF建议1年重复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尚可足以发现>5mm的息肉,而且发现了小的LRAS,建议间隔5年复查肠镜。


3.在预定复查肠镜间隔期间,如果粪潜血试验(包括化学法和免疫法)阳性,如何处理?


在结肠镜随访监控期间并不推荐常规进行粪隐血检测。粪隐血试验阳性是否需要提前进行肠镜检查应该在充分、慎重分析初次结肠镜结果的基础上再做决定。目前尚无数据显示提前常规检查可以增加此类患者的癌及HRAS检出率。如果某一结肠镜操作医师腺瘤检出率不高,此种情况下可以推荐提前结肠镜检查,因为该操作医师的检查质量不高,有可能遗漏病变。


4.随访监控期间出现新症状如何处理?


新症状可能包括小量便血、腹泻或便秘。经过上一次认真、仔细、完全的肠镜检查和处置后,发生有显著病理意义的结直肠病变的几率虽未明确,但是可能性不大。MSTF共识意见是: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无法给予具体推荐。建议基于个体化原则,根据临床诊疗需要进行判定。


显而易见,依照指南和共识意见进行结肠镜筛查,检测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既有过度检查,也有检查不够。医疗保险机构会更加关注和监控、审查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依照指南和共识意见进行结肠镜筛查、诊疗,是衡量一名肠镜医师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医疗保险付费方面对于不合格的肠镜医师很有可能进行制裁。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关注指南和共识意见,并认真贯彻执行,做一名合格的肠镜医师(qualitycolonoscopist)。当然,尽管新的指南和共识意见已经颁布,但是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还有许多尚未达成的共识,我们期待新的证据和临床研究结果。(主要参考文献为2012年新指南)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