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心房颤动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发布日期:
2008-04-10
出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4):215-222
摘要:
作者:作者:杨进刚 整理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关键词】  心房颤动;心律失常;诊断;治疗
1  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24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用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房颤来命名,对于这种房颤,我们很难判定其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以前是否有房颤发作。有些房颤很难界定发生时间。一个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房颤的类型(见图1)。如多次阵发性房颤和偶尔发作的持续性房颤。
    多种疾病和诱发因素可以导致房颤(见表1)。孤立性房颤是指年龄小于60岁,没有(找不到)临床或心脏超声显示心肺疾病(包括高血压)的证据。此类患者的血栓栓塞和死亡的风险低,预后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因年龄增加并出现左房增大等心脏结构的异常时,不再隶属于这一类别。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房颤。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i小壮
2019.10.19
回复
非常感谢,很好
i小壮
2019.10.19
回复
非常感谢,很好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11-08-01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要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介入心脏病学、 女性心脏健康及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相关的预防及诊治指南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