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动脉炎诊治指南(草案)

发布日期:
2004-09-01
出处: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9月第8卷第9期566-567
摘要: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弓起始部的动脉分支,如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亦可累及主动脉的远端动脉及中小动脉、如颞动脉、 颅内动脉、 眼动脉等,故属大动脉炎范畴。 由于早年发现的病例几乎均为颞动脉受累"表现为颞部头痛"头皮及颞动脉触痛及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因而又称为颞动脉炎的炎症以血管中膜弹力层与内膜连接处最为明显"有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伴肉芽肿形成"故有人称其为肉芽肿性动脉炎。由于内膜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和阻塞"造成组织缺血,血管病变常呈节段性,多灶性或广泛性损害。患者中约有同时患有风湿性多肌痛!患者以CD+ 为首发症状。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120169
于2013-09-24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于1985年成立,她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中的风湿病学学组。学会成立以后在全国积极开展风湿病知识普及和提高的工作,有风湿病专科的医院由最初的几家医院发展到全国各个省直辖市都有风湿病专科的局面。到2004年止,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风湿病学分会或学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风湿病学的普及和发展。学会积极发展与国际的联系,于1988年与台湾分别加入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盟和国际风湿病学会联盟,使中国的风湿病学走向世界。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