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

发布日期:
2023-05-01
出处:
中华眼科杂志,2023,59(5):13-32.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群低视力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AMD的患病人数将持续上升。近十年,眼底影像学检查技术飞速发展,为AMD的分型、诊断和随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新药的开发为AMD尤其新生血管性AMD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干预和治疗方法,而强调精准个体化治疗对眼底病医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际指南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围绕8个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形成了我国的AMD临床诊疗指南,以期加强和完善我国AMD诊疗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我国AMD的诊疗、预防和随访水平。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lakers77
2023.05.13
回复
指南不错,检验助手里的小工具也挺赞的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23-05-12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1950年有101人,2000年登记会员为4000人。当时全国眼科医师为22,000人左右。中华眼科学会逐年扩大了与国际眼科学界的联系,主持召开过多次国际眼科学术会议。经赵家良教授的努力,中华眼科学会终于2004年、2005年成为了国际眼科学会联盟(IFOS)和亚太眼科学会(APAO)的成员。 如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已传承至第10届领导集体,赵堪兴教授为主任委员。 1950年10月1日,中华眼科学会自己的刊物《中华眼科杂志》创刊号正式出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