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药物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以及对血栓性疾病管理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纤溶药物。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如继续服用可增加手术出血风险,而停用则可致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鉴于出血和血栓栓塞对患者近远期预后均有重要不良影响,如何平衡两种风险至关重要,有时需多学科协作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患者管理方案。本共识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的证据和指南,并通过相关多学科专家的讨论,针对内科常见血栓栓塞疾病的血栓栓塞风险分级、外科手术出血风险分级、抗血栓药物的停药时机和桥接方案、择期与急诊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血栓药物的管理以及区域阻滞麻醉与抗血栓药物管理等形成推荐意见,以期降低此类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
【重要通知】 中华医学会版权指南已恢复下载功能,但需将APP版本升级至V7.0.10及以上版本,苹果用户需到APP Store升级,安卓系统用户需要到各品牌应用市场进行升级(如您的手机应用市场未更新,可使用“应用宝”APP进行更新)。 更新完成后在指南详情页点击“获取原文”即可将指南原文发送至您的邮箱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