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发布日期:
2020-05-25
出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5):397-402.
摘要: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gastric type epithelium),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Hp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VIP指南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医脉通官方客服
2022.10.11
回复
回复 452379145lyj:老师您好,因法律法规约束,本篇指南仅可于临床指南APP阅读,对于下载服务医脉通正在与版权方积极沟通中,如有临床/科研需要PDF版,可联系客服010-64405225
452379145lyj
2022.08.20
回复
交钱可以,但是为什么只能在手机APP上看,手机页面那么小,阅读起来不方便。 我看可以查一查中华医学会,公共组织不是这些学阀牟利的工具!
neuroliu
2022.08.08
回复
指南看完,还能查药品信息,真的牛!
勺子1
2022.07.26
回复
回复5198451:同问
daiyanan
2022.07.21
回复
指南和会议关联就好了,看起来更方便了
3774992
2022.06.30
回复
恶心,一大堆操作之后还要交钱
4689017
2022.05.11
回复
如何下载
3541440
2022.04.11
回复
非常好
5198451
2022.03.28
回复
怎么下载
zyjlxc
2022.02.19
回复
非常好
查阅更多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20-05-29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简称中华消化病学分会,正式成立于1980年。1964年于天津召开的全国性内科会议上,一些消化病学者提议成立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然而由于随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这一提议并未得到实施。14年后,张孝骞、郑芝田、江绍基和陈敏章等著名的消化病学家计划于1978年11月在杭州召开第一次全国消化病学会议期间讨论成立中华消化病学分会,于是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筹备委员会即于当时成立。 2000年,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加入了世界胃肠病学组织(OMGE)和亚太胃肠病学会(APAGE),成为这两个国际组织的成员。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很高兴能与国外同道合作,促进和推动消化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为加强与国外同道的学术交流,学会与墨尔本的Blackwell-Science Asia合作出版了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季刊)。这份杂志选择《中华消化杂志》和《胃肠病学》等杂志中学术水平高的论著翻译成英文,第一期《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已于2000年出版, 2001年起每季度出版一期。

版权声明

【重要通知】 中华医学会版权指南已恢复下载功能,但需将APP版本升级至V7.0.10及以上版本,苹果用户需到APP Store升级,安卓系统用户需要到各品牌应用市场进行升级(如您的手机应用市场未更新,可使用“应用宝”APP进行更新)。 更新完成后在指南详情页点击“获取原文”即可将指南原文发送至您的邮箱进行下载。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