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晕厥中心建设专家建议
专家组针对我国晕厥患者众多, 且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晕厥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复发率高,以及较高的、不必要住院率和医疗负担重等问题,建议在三级甲等医院成立晕厥中心,对短暂意识丧失患者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对晕厥中心建设提出了推荐意见,包括成立晕厥门诊、功能性晕厥病房。要求晕厥中心由经过培训的专门的医生和护士负责,统一诊断标准与处理流程,具备相应的设备,并负责患者资料管理和随访。达到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晕厥患者的诊断率,减少复发率,降低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
先后共成立了工程学组、电生理学组、起搏学组、儿科学组、药理学组、地市培训学组等六个学组。 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术年会,至今已举办十四届(中国心律学论坛)。并出版了《中国心律学》(人卫出版) 2008,2009和2010三本系列专著。 2001年成功地举办了四年一次的第七届亚太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大会。会议有53个国家和地区 380名外宾和1200名国内专家和代表参加。368篇文摘刊登在美国《PACE》专业杂志,并出版了会议专集,另外有357篇刊登在国内印制的会议论文汇编上。 2002年全国近40个心律失常专家在京召开了“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改”会议。 全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 自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首次在全国注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以来,每年坚持完成注册登记工作。 “离子通道病全国注册协作”研究: 长QT综合征全国协作小组于 1999年成立为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研究,了解研究动态,实现资源共享,将注册的病种扩大到全部的离子通道病,成立了离子通道病全国注册及国际协作研究小组,并邀请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进行中国的离子通道病研究。 自2010年学会牵头开展了“J综合征注册研究”和“校园猝死高危人群筛查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