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

发布日期:
2016-06-30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6):384-387.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偶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为紧张性水疱和大疱,尼氏征阴性,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多数不伴黏膜损害。BP患者血清中产生针对皮肤基底膜带的循环自身抗体,包括抗表皮基底膜抗原230 000(BP230,BPAGl)、180 000(BPl80,BPAG2)两种主要自身抗体,简称抗BP230和抗BPl 80。抗BP230的致病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抗BPl80抗体可直接与皮肤基底膜的半桥粒蛋白BPl80胞外区域的膜近端非胶原16A区域(BPl80 NCl6A)结合,激活补体,趋化炎症细胞到达炎症部位,释放蛋白水解酶,从而引起水疱和大疱。此外,药物等因素可能与BP发病相关。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VIP指南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16-08-08上传
编者信息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成立于2005年11月,是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登记注册批准的,由执业医师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于2005年12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并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以“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为宗旨。团结和组织全国皮肤科医师,弘扬“以德为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职业道德,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版权声明

【重要通知】 中华医学会版权指南已恢复下载功能,但需将APP版本升级至V7.0.10及以上版本,苹果用户需到APP Store升级,安卓系统用户需要到各品牌应用市场进行升级(如您的手机应用市场未更新,可使用“应用宝”APP进行更新)。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