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IMWG建议:骨髓瘤相关肾损害的诊断和管理(中文翻译版)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肾内科吴秀川、牟琴、江少婷、刘卓译,医脉通陈佳佩审核,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德光审核,医脉通屈胜胜排版,医脉通核发
MM和肾损害的专家们组成一个跨学科的小组,回顾了目前所有现有证据(来自于包括2015年12月以前的随机临床试验,系统回顾,荟萃分析,和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专家们一致同意目前已发表的数据并不足以制定此建议。我们使用了GRADE工作组制定的系统对建议进行了分级。草案在所有专家组成员中传阅并经过了几轮修订,直至所有作者达成共识。建议如下:
所有骨髓瘤患者在诊断和进行评估时,应该测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电解质、游离轻链,假如可能的话,还需测量24小时尿电泳(A级)。首先考虑使用CKD-EPI或者 MDRD来估算血清肌酐稳定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值(A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制定的关于肾脏可逆性的标准应被应用(B级)。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害(RI)的患者的处理上,抗骨髓瘤治疗的同时应增加水分摄入(B级)。可以考虑在抗骨髓瘤治疗的同时使用高通量透析(B级)。基于硼替佐米的疗法仍然是骨髓瘤相关肾损害(RI)的治疗基石(A级)。至少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应使用高剂量的地塞米松(B级)。沙利度胺对合并肾损害(RI)的骨髓瘤患者有效,并且无需调整剂量(B级)。来那度胺(lenalidomid)在治疗轻、中度肾损害患者有效安全(B级);对于重度肾损害或透析患者,使用来那度胺需密切监测血液学毒性反应(B级),并按需减量。高剂量自体干细胞移植(同时使用马法兰100mg/m2~140mg/m2)在肾损害患者中是可行的(C级)。卡菲佐米(carfilzomib)在肌酐清除率>15ml/min的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而埃沙佐米(ixazomib)合并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的方案可安全用于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A级)。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