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草案)

发布日期:
2014-11-30
出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1):816-819.
摘要:

人工气道是保证气道通畅的有效手段,在抢救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和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给患者带来危害。建立人工气道,特别是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吞咽受限,口腔分泌物及胃食道反流物受气囊阻隔滞留于气囊上方,会形成气囊上滞留物。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气囊上滞留物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的重要来源。因此,管理好气囊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规范我国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识。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表1),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A~E级,其中A级为最高。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3399947
2018.10.16
回复
下载不了!
1517413049_303
2018.07.02
回复
1
1517413049_303
2018.07.02
回复
1
珞珈妙手
2018.03.11
回复
实用!
swj82126com
2017.10.29
回复
$oo
karlley
2015.11.28
回复
1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822160
于2014-12-04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