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
近年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迅速。对于早期肺癌,人们日益追求精细且创伤性更小的手术方式;对于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深入人心,免疫治疗的出现给野生型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较前显著增多。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给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的专家,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新治疗手段等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了此中国肺癌诊疗指南。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是制定此指南的基本原则。目前国际指南是基于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果和证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到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欧美国家已批准上市的药物在我国可能一段时间内尚不可及,我国不同区域因发展的不平衡,在治疗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因此,结合国际指南和我国的国情,本专家组制定了中国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
中华医学会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中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成立于1915年。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办医学图书馆1个。 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123种医学、科普等各类期刊及100余种音像出版物;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开展医学科技项目的评价、评审和医学科学技术决策论证;评选和奖励优秀医学科技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等);开展专科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发现、推荐和培养优秀医学科技人才;宣传、奖励医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承担政府委托职能及承办委托任务;设立临床研究专项资金,提高临床科研水平;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技术鉴定工作;推动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向党和政府反映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